查看原文
其他

全景扫描|“理论中的中国:现状、路径与未来青年学人论坛” 分论坛(三)“技术变革与跨学科研究”

探索与争鸣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4-09-14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自2018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或联系53063517转3302。


“理论中的中国:现状、路径与未来青年学人论坛” 

分论坛(三)“技术变革与跨学科研究”




2023年10月28日下午,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共同承办的“理论中的中国:现状、路径与未来青年学人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设置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明互鉴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技术变革与跨学科研究”三个平行论坛,来自哲学、文学、历史、新闻、法律、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青年学人展开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以下为分论坛三的会议实录。



分论坛三会议现场

上半场

分论坛三的主题为“技术变革与跨学科研究”。上半场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郁锋主持,孟天广、张永禄、黎杨全、孙亮、曾一果、余泳泽、黄盈盈、吴冠军7位学者发表主旨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留华,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副教授陈能军作点评。下半场由《南方文坛》副主编、副教授曾攀主持,程金华、郁锋、吕鹏、陆宇峰、刘俊、李倩倩、袁超7位学者发表主旨报告。


郁锋副教授主持


孟天广教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孟天广在题为《知识政治学:治理中的知识生产与调用》的发言中认为,知识与政治关系的研究有三种进路:第一,知识政治化,政治如何进入到知识的生产;第二,政治知识化:知识如何进入政治;第三,知识主体与政治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数字时代的国家治理比任何时代都需要知识政治学理论视角体现在知识的生产和运用。从知识生产角度,知识的弥散性和稀缺性并存;从知识运用的角度,知识科学性与民主性相互竞争。在政治学的视野中研究知识,可以辨析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但对信息的提炼可以成为知识,信息处理能力是知识生产的基础。知识政治学与信息政治学有交叉,研究国家收集和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区分治理中知识生产的主体。知识生产最核心的是知识生产自主性问题,分为个体生产知识和组织化的知识生产。在现代国家中,知识生产可以分为:科学体系生产的知识、社会生产的知识,以及国家生产的知识。知识调用具有正当性(民主)和理性(科学、系统性和深度)两个目的;知识调用的情景包括综合性和专门性的场景。综合而言,可以分为合法性逻辑、回应性逻辑、适应性逻辑、确定性逻辑四种调用逻辑。最后,孟天广分析了知识政治学未来在知识的生产、调用和配置角度拓展的面向。这是面向未来基于知识的政治学研究的议程。


张永禄教授

上海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授张永禄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写作新景观》的主旨发言,讨论创意写作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景观问题。首先,人工智能写作是数字时代写作的新景观,它进一步解构了创造天才论,机器协助人类写作可以常态化,带来人类的解放,也是人类行为自由的表征。其次,人工智能写作本质是科学性和创意性的协同,它是多学科的合作的结果,体现了创意写作学科性和创意性的统一。人工智能写作的科学性体现在创立语料库、算法和算力,是科学决策制,对于数据、算法要求较高,目前还不能创作自主。人工智能写作的创意性是集体创意、算法创意和编码的综合体,让我们对写作的编码、意义有新的认知,不仅改变了真实的观念,还创造了虚拟的思维真实。再次,人工智能写作本质上是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人工智能写作行为和作品会成为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创新性产品,并驱动了文化的原创、产业融合以及综合创新。当代人工智能写作的崛起,正在改变文艺写作和欣赏观念,以及文艺批评理念,也势必改变文艺和文化生态。人类写作的高度决定了智能写作的高度,人工智能写作和人类的写作是相互决定的关系。在AI的帮助下,未来写作已到来。


黎杨全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黎杨全做了题为《以文为戏:数字时代文学的游戏批评范式》的主旨发言。第一,在数字时代,从文学阅读的动机和活动机制来看,文本应该作为游戏看待。从游戏的范式理解,传播不是一定要获得某种明确的信息,而是基于一种游戏的态度,是从信息理论走向游戏理论。第二,关于创作的游戏逻辑和故事生成机制。文学创作可以看作一个游戏程序,不同作家能基于游戏程序开展不同的玩法。第三,关于游戏经验在文学中的再媒介化。游戏对文学的影响不只是停留于搬用表面的手法、元素或设定,而在于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想象与思维框架。第四,走向文学的游戏批评范式。对数字时代的文学来说,读者活动、消费动机、作者的创作原理、文化结构,文本直接的手法、技巧,深层的审美体验、想象力都与游戏关系密切。文学批评应凸显游戏的向度,建构游戏批评范式:一是在文学观念上,注意到游戏性、游戏功能在数字时代文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二是在数字时代文学接受场景中,表演者身份得到了凸显,由传统“文本—读者”结构走向“文本—表演者—读者”的三元结构。三是由表征论走向模拟论,从模拟论角度去理解数字时代的文学。四是从游戏性角度能更深入分析和阐释文学。五是在娱乐时代充分发挥游戏评论价值导向功能。


孙亮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亮在题为《情感资本主义:一项政治经济学批判考察》的发言中提出,资本对情感的极大兴趣受到大众心理学与精神政治学的加持,其借助情感逻辑的展开去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提升,制造情感的工业化成为一种新趋势。当情感商品依靠产销合一的方式被制造出来,它在脱离了人之后却蜕变成统治人的情感生活的意识形态。同时,当情感按照市场原则被遴选与建构,情感的空间则被“伪情感”所填满,人们将依循计算法则,变成“冷漠症者”。在以往考量社会变革的时候,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解构的重要方式,资本对行为的关注,依然是主体性的。当情感被纳入其中时,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构成整个社会价值生产的运行原则,其必须要依附于行为本身。所以要找到情感资本主义的出路,一定要回到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关系的结构上重新构建。


曾一果教授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曾一果在题为《数字媒介时代的情感结构研究》的发言中,从问题缘起、理论重访、感觉形塑、技术供给、文化新变等六个方面讲授了数字媒介时代的情感结构。首先,以英国社会的文化与社会变迁为背景,曾一果细致剖析了英国从“阶级意识”到“情感结构”的社会转变情况,同时基于威廉斯将“情感结构”作为方法的观点,探讨了文化、媒介与社会的变迁。其次,关于情感结构的概念演变,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描述了一个时代的“情感结构”与新兴文化兴起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情感结构”概念所指涉的鲜活实践、生命感知与共同经验,会成为理解文化变迁、体认社会情感和世俗人心的最佳路径。此外,从个体经验的彰显、生活空间的变化、权力结构的盘整等角度,数字媒介时代的情感结构可以得到深入思考,“数化”环境、“数化”认知、参与化偏向、脱域化偏向等都作为其技术供给层面的基础设施而存在。最后,需要重返威廉斯的文化理论并据此探究数字化生存下的“情感结构”,以应对我们正在遭遇的巨变所带来的迷失感。


黄盈盈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黄盈盈做了题为《跨越边界的性/别研究:变化与挑战》的发言。黄盈盈立足现实、结合学科史和中西“跨境”的比较视野,思考在当下中国,性/别问题到底是个/些什么问题,对研究者提出了哪些挑战。首先提出了性/别研究的三种跨界性质:跨学科、跨生活和研究、跨主体性;接着简要梳理了性学研究在中西方社会的学科史,分析其联系和异同,并指出在不同的时代发展阶段,性学研究与社会变革、相关学科的发展、疾病防控等有着紧密的交互关系。在此过程中,技术、互联网的发展本身催生了很多新的性/别现象,同时也作为重要的中介和话语空间极大地参与到当下性/别问题的复杂建构之中。当下性/别问题所体现出来的糅杂性和多重政治性特点,对研究者提出了至少两个挑战:必须直面应对复杂现实;重新思考传统的社会分层标准可能存在的问题,把身体和生活实践知识带入到分析视野之中。而这首先需要研究者具有自我批判的精神。


吴冠军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吴冠军做了题为《作为理论工具的技术政治学》的发言,讨论从工具的角度重新思考理论,将技术政治学切入理论研究,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向度,并论述了如今聚焦讨论技术政治学的必要性。科学和技术的典范转移重塑了人们的理解,同时,技术和政治的关系也需要重新理解。技术是这个时代最核心的变量,需要人们重新思考在技术加速变化的时代如何用新的方式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举例说明如何用技术的方式做政治学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留华,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副教授陈能军对上述发言做了点评。


张留华教授与陈能军副教授做点评


张留华指出,在技术变革的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世界在潜在地发生变化,几位学者的发言能让我们对变革到底体现在生活的哪些方面,有更真切的感受。讨论知识政治学,让人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知识;人工智能写作,让人感觉到人工语言似乎在以迂回的方式取代自然语言,这种倾向值得人们深思,将来自然语言的形态可能会受到人工语言的重要影响。在数字时代,文本作为游戏会突出互动性,其实传统的文学也有类似现象,读者和作者之间也有互动;同时,“戏”有时指戏剧(play),有时指游戏(game),二者有重大差别,前者在哲学上理解为无拘无束的状态,后者是一种博弈的互动。


陈能军指出,当代人的情感本质使得情感被资本化了,情感可以作为评估、测量、量化,还可做交易。资本的力量很大,资本的进入有时候会超越事物的本质。未来的情感资本主义可以更好地从劳动资本的角度讨论。知识前提是信息,信息前提是数据,知识经济学启发了在经济学领域将知识作为数据的终极目标来展开梳理和研究。作为理论工具的技术政治学对理清科学、技术和产业的逻辑很有启发性,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产业是变革。


下半场


论坛下半场由《南方文坛》副主编、副教授曾攀主持。

曾攀副主编主持


程金华教授

下半场首先由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程金华做了题为《“智能人工”法律体系的理论探索》的发言。程金华提出“智能人工”的重心在人工,不是智能。程金华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四个方面举出具体场景,说明法律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正在受到新技术的重要改变,并分析两种潜在的影响:第一,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的效率明显提升,其过程、主体、组织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第二,目前的研究还是从点、线的角度研究,之后会倾向于将四者作为一个一体化的融合视角去研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重心发展,正在迈向智能人工的法律体系,而不是人工智能的法律体系。智能人工法律体系是区别于传统,由法律专家主导更加高效的法律体系,同时相对于人工智能法律体系,体现对人性和正义的法制理念的坚守,更具根本性。智能人工的法律体系未来会对法学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郁锋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郁锋的发言主题为《感觉的替代与生成:反思神经可塑主体的神话》,探讨了什么是神经可塑主体,感觉替代的技术是否能回应传统哲学问题,感觉的可塑性本质是不是神经的可塑性,如何去超克神经可塑主体的神化,看待从大脑到世界中主体的地位和关系。这四个问题集中反映了技术对人的心智观和感觉观的影响。郁锋认为,神经可塑主体的假说值得商榷,感觉的意义不局限于生物现象的重构,感觉的社会性、进化史、政治等内涵也应该被考虑进来。


吕鹏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经济与科技社会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吕鹏在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风险与平台治理》的发言中,阐述了数字时代AI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风险,通过“喜忧曲线”说明技术对社会结构、社会心态以及社会治理的影响,以此引出“平台向善”的导向。吕鹏分五个板块解析平台治理,首先,说明什么是平台治理,并阐释了平台治理的三个层次;其次,讲述平台外部治理,提出外部治理应从“商业”到“社会”的转变;再次,论述平台自我治理,提出了从“企业社会创新”到“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观点;从次,讲述平台协同治理,阐述了协同治理的共—私治理架构,讲明了平台治理扩散的影响;最后,提出平台治理的社会科学工具箱,从技术派、制度派、伦理派展开了具体的回答。


陆宇峰教授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陆宇峰做了题为《迈向数字反思型法》的发言,解析了从反思型法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反思型法的规范理性、系统理性和内在理性等三重理性,辨析了数字反思型法的基本形态,并通过例举数字中间制度的自我反思、电子商务空间的秩序调整、网络平台“避风港规则”“数字守门人”制度,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具体社会场景来说明反思型法。


刘俊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的发言主题为《智能媒体时代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变局》。刘俊从符号繁殖、符号输出、符号存在三个方面探讨智能时代信息符号的生产和传播会带来的新变局。符号繁殖将呈现大体量、裂变式的生产面貌,特别是人工智能带来的信息生产很多新的状态;符号的输出从传统的自主输出走向如今的自动输出;符号的存在越来越呈现为虚拟的自成世界,原来是虚拟现实现在已进入到拓展现实,这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最后,面对未来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风险,享用所谓“进步”必然要有勇气面对和解决风险。


李倩倩副教授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李倩倩在题为《知识生产视野下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信息阐释》的发言中,提示古遗址对于实证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价值,由遗址博物馆知识生产、传播的属性出发,指出古人生产生活遗存原境的“在场”意义将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而日渐彰显;结合我国遗址博物馆发展面临的瓶颈和问题,提出将数字展示媒介视为遗址博物馆展览阐释性媒介进行研究、应用与评估,提示智慧数据与数字人文的解释力与聚合力,探讨考古文博领域有效整合跨学科资源、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途径。


袁超助理教授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助理教授袁超在题为《“社会化技术权力”:关于技术型时代本体论内涵的概念化尝试》的发言中,讨论了社会化技术权力的概念建构问题。袁超从技术与权力的社会想象展开,提出“社会化技术权力”的概念。“技术”参与定义了现代性,而“技术进化”则垄断了现代性。在技术进化过程中,其与社会权力的纠缠关系是决定现代社会变化的关键变量。袁超从基本层次、分析维度层次、操作化层次三方面解析社会化技术权力的结构,并进一步分析技术的权力惯性和权力的技术逻辑。


人类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现实环境的巨大变化,ChatGPT、元宇宙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激扰,理论建设亟待跟上时代需求。从技术创新与跨学科视野进入学术探讨,能为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技术创新的思考始终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思想每向前推进一小步,都可能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的重要贡献;打破学科壁垒,在跨学科对话中开拓创新是未来学术发展的大趋势。《探索与争鸣》不断鼓励、引导青年学者走出“学术舒适区”,紧扣时代思潮,打破学科范例,顺应新文科建设潮流,做有未来感的学术。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  2023.082023.072023.062023.052023.042023.032023.022023.01|2022.12|2022.11|2022·102022.09|2022.08|2022.07|2022.06|2022.05|2022.04|2022.03|2022.02|2022.01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探索与争鸣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