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蔚华 | 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建设论纲

周蔚华 现代出版 2023-03-28


编辑按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出版学如何在传媒变革环境下找准定位,进而建构中国特色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当前出版从业者和研究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周蔚华教授就其中的学术/理论体系构建提出灼见,为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三大体系提供了基础性理论支撑。



出版概念是建立出版学理论体系的基石,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但提出的出版定义大多缺少出版主体,而离开了出版主体谈出版是无法自圆其说的。笔者以为,出版是具有一定资质的主体(出版机构及出版工作者)按照一定规制对个体性精神成果(包括信息、知识等出版客体即作品)进行选择、优化并通过相应的物质载体进行社会化传播的文化活动。由此,只有经过出版主体选择并编辑加工或优化过的、按照一定规制进行社会化传播的那些精神产品才可以被纳入出版的范畴。


出版的本质就是出版主体如何处理精神产品(出版客体)的个体化与它的社会化传播之间的矛盾,出版的主要任务是出版主体如何将个性化的出版客体更好地社会化。这一本质规定较好地说明了出版业为什么要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能够较好地解释出版物的生产与流通的矛盾、出版物商品供求之间的矛盾、出版自由与出版社会责任的矛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由此,出版主体将个性化精神产品(出版客体)向社会化转化的运行过程或者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及其场域,就是出版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的场域包括:出版机构与政府的关系、党和政府的管理要求、吸收古今中西经验又开放包容的价值立场、快速变革的媒介技术环境、交织涌动的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思潮。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包括出版学导论、出版主体、出版客体、出版主客体的矛盾运动过程、出版规制与管理、出版效果等六个部分,基本上解决了出版是什么、谁来出版、出版什么、如何出版、为谁出版以及如何保障出版顺畅进行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构建出版学学科体系,应依托于一系列具体的学科对核心课程加以细化,同时注重融入交叉学科。


中国特色出版学学科体系需要守正创新。当前,时代、技术、学科都在快速变化过程之中,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变化,充分吸纳这些变革所产生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和新成果,从而对那些不适应变化的理论进行变革。另一方面,出版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相对稳定的本质属性,并不会轻易随时代、技术和学科的变化而变化。强调出版主体的目的就是要坚守出版的本质定位,坚守它的独特性,在纷繁的传播现象中,出版学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扎扎实实做好出版学的基础研究。


本文系精编版,注释从略。文章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图书出版史”。关注“现代出版”公众号后,在后台回复“索取电子期刊:刊期+姓名+单位+职务/职称+手机号+电子邮箱”,我们将把相应刊期的电子资源(.pdf格式,202001期及以后)发到指定邮箱。


作者周蔚华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印刷学院讲座教授。


引用格式参考

GB/T 7714-2015 周蔚华.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建设论纲[J].现代出版,2022(1):5-18+101.

CY/T 121-2015 周蔚华:《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建设论纲》,《现代出版》2022年第1期,第5页至18页,第101页。

MLA 周蔚华."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建设论纲."现代出版.(1)2022:5-18+101.

APA 周蔚华.(2022).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建设论纲.现代出版,(1),5-18+101.


拓展阅读

聂震宁 | 出版学应该成为一级学科的五个理由

巢乃鹏 | 中国出版学科的知识生产、理论贡献与学科制度结构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现代出版》编辑部
国内发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邮发代号:80-431
海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国外发行代号:BM 7500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03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979/G2
| 合作数据库
| 声明  
 我刊未授权任何个人、单位代理稿件业务,投稿请通过电子邮箱xiandaichuban@163.com
● 我刊无独立官网,望作者及读者周知,谨防受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