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户画像这么重要!那用户画像的流程、方法是怎样的?

情报分析师 情报分析师 2024-03-13


用户画像这个理念是交互设计之父阿兰·库珀提出来的。他说用户画像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记住用户画像就是用虚拟代表来表达我们的大部分用户,情报分析师小编想说的再直接一点。

创始人怎么样作用户画像,希望大家就记住一点,你就是要知道我的关键用户,我的核心用户到底长啥样?是男是女,到底喜欢啥?或者说能不能用一句话描述出你的核心的用户,用户画像,甚至是互联网公司核武器。

比如腾讯,比如百度,比如阿里巴巴,这三个公司被称为 BAT 。BAT 最核心的能力,我认为就是大数据的用户画像能力。再跟大家说个段子,大家都知道腾讯,腾讯做产品很强,如果你做了一个产品被腾讯盯上了,腾讯也做个产品,腾讯能很快超越你,为什么呢?因为腾讯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用户的挖掘能力。


举个例子,腾讯的技术分为 T1、T2、T3、T4、T5 。T5 相当于首席科学家,基本上就一两个人,T4 在腾讯有不少人,几十个人,什么叫 T4?腾讯叫 T4 专家组,就是能在腾讯进入 T4 的,一般都是经过上亿次用户运营的这种技术高手。腾讯公司遇到问题,就上 T4 专家组,就让这帮擅长用户画像的 T4 专家组......


用户画像这么猛,这么强,这么核武器,这里要讲讲第二个核心点,怎么干?一个创始人,他也不是产品经理,他怎么样做好用户画像?要找到种子用户。

好多人说什么叫种子用户?用户是分层级的,知道用户有什么?有目标用户,目标用户中间还有核心用户;核心用户的中间又有什么?叫种子用户。种子用户就像种子一样,是用户中的意见领袖,他们是用户中的有话语权的人,甚至是核心用户中的关键。

做用户画像,一定要找到种子用户,甚至做产品都要找到种子用户,大家知道种子用户几乎是所有公司做产品的第一步。举个例子,小米的种子用户是什么?小米现在是国内手机销量非常大的公司,小米的种子用户就是发烧友。

但是华为的销量也是国内数一数二,那华为的主流用户是什么?跟小米一样吗?不一样,华为的种子用户是什么呢?是商务精英。

再看一个 OPPO , OPPO 的销量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 OPPO 的用户画像跟他们一样吗?也不一样。OPPO 的用户画像是年轻女生,所以大家看找到种子用户非常重要,所以说,得种子用户得天下。

一、什么是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之上的目标群体的用户模型,即根据用户的属性及行为特征,抽象出相应的标签,拟合而成的虚拟的形象,主要包含基本属性、社会属性、行为属性及心理属性。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画像是将一类有共同特征的用户聚类分析后得出的,因而并非针对某个具像的特定个人。



用户标签集合



二、用户画像的步骤




(1)明确画像目的


确认画像目的是非常基础也是关键的一步。要了解构建用户画像期望达到什么样的运营或营销效果,从而在标签体系构建时对数据深度、广度及时效性方面作出规划,确保底层设计科学合理。


(2)数据采集


只有建立在客观真实的数据基础上,生成的画像才有效。在采集数据时,需要考虑多种维度,比如行业数据、全用户总体数据、用户属性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用户成长数据等等,并通过行业调研、用户访谈、用户信息填写及问卷、平台前台后台数据收集等方式获得。


(3)数据清洗


就自身采集到的数据而言,可能存在非目标数据、无效数据及虚假数据,因而需要过滤原始数据。


(4)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能够将原始数据转化为特征,是一些转化与结构化的工作。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剔除数据中的异常值(如电商APP中,用户可能用秒杀的手段以几分钱价格获得一部手机,但用户日常购物货单价都在千元以上)并将数据标准化(如消费者购物所使用的货币包括人民币与美元,需要将货币统一)和判断的标签标准化。


画像构建中用到的技术有数据统计、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等,如图所示。具体的画像构建方法会在本章后面的部分详细介绍。


用户画像的构建技术



(5)数据标签化


在这一步将得到的数据映射到构建的标签中,并将用户的多种特征组合到一起。标签的选择直接影响最终画像的丰富度与准确度,因而数据标签化时需要与APP自身的功能与特点相结合。如电商类APP需要对价格敏感度相关标签细化,而资讯类则需要尽可能多视角地用标签去描述内容的特征。



优先级排序方法主要依据构建的难易程度和各类标签的依存关系,优先级如图所示。


各类标签的构建优先级



(6)构建用户画像


把标签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人口属性

人口属性包括年龄、性别、学历、人生阶段、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所属行业等

性别

未知

年龄

12 以下

12-17

18-19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 及以上

未知

月收入

3500 元以下

3500-5000 元

5000-8000 元

8000-12500 元

12500-25000 元

25001-40000

40000 元以上

未知

婚姻状态

未婚

已婚

离异

未知

从事行业

广告/营销/公关

航天

农林化工

汽车

计算机/互联网

建筑

教育/学生

能源/采矿

金融/保险/房地产

政府/军事/房地产

服务业

传媒/出版/娱乐

医疗/保险服务

制药

零售

电信/网络

旅游/交通

其它

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高中

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人口标签


第二类是兴趣属性


在构建用户兴趣画像之前需要先对用户有行为的内容进行内容建模。为了保证兴趣画像既有一定的准确度又有较好的泛化性,我们会构建层次化的兴趣标签体系,使用中同时用几个粒度的标签去匹配,既保证了标签的准确性,又保证了标签的泛化性。

如何构建层次化的兴趣标签?通俗来讲看看用户对那些内容和事物感兴趣,对感兴趣的内容和事物进行抽取、标签化和统计。


第三类是地理属性


常驻地的挖掘基于用户的IP地址信息,对用户的IP地址进行解析,对应到相应的城市,对用户IP出现的城市进行统计就可以得到常驻城市标签。


用户的常驻城市标签,不仅可以用来统计各个地域的用户分布,还可以根据用户在各个城市之间的出行轨迹识别出差人群、旅游人群等,如图所示是人群出行轨迹的一个示例。


人群出行轨迹


GPS数据一般从手机端收集,但很多手机APP没有获取用户 GPS信息的权限。能够获取用户GPS信息的主要是百度地图、滴滴打车等出行导航类APP,此外收集到的用户GPS数据比较稀疏。

百度地图使用该方法结合时间段数据,构建了用户公司和家的GPS标签。此外百度地图还基于GPS信息,统计各条路上的车流量,进行路况分析,如图是北京市的实时路况图,红色表示拥堵线路。


北京的实时路况图



(7)生成画像


数据在模型中运行后,最终生成的画像可以用下图等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用户画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而模型需要具有一定灵活性,可根据用户的动态行为修正与调整画像。


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情报学院知识星球。社群内有6000+专业情报资料,汇总开源信息的《今日安全》简报,周一至周五持续更新。加入后可与业内大咖和专业人士互动交流学习,并优先获得全球各类情报信息相关资料。

人肉搜索“实战”与防范!

2024-01-08

情报学院知识分享社群

2024-01-08

揭秘情报分析师是如何思考的?

2024-01-07

人力情报的特点和人力情报收集者的特征

2024-01-06

【情报演练】火车上的情报收集

2024-01-05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