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为何下这盘“大棋”?

策叔 决策杂志
2024-08-04

7月11日,安徽在省域副中心芜湖市召开了一场重要会议——全省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推进会。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出席并讲话,全省16市市长、县(市)长悉数参加。

这是安徽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而下的一盘“大棋”,旨在系统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协同打造高质量发展、高颜值生态、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安全的城市空间,加快建设具有安徽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

这盘“大棋”,有何深意?


01
为何聚焦城市功能品质活力的主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安徽的城市发展体系上。

策叔注意到,过去十年,安徽全省的城镇化率明显提升,从47.9%提高到61.5%,建成区面积增长1.6倍,全省60%左右的常住人口、70%左右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80%左右的经济总量和 90%以上的科技创新活动,都集中在城市。

图片来源:江淮观察

更为可喜的是,随着城市能级提升,安徽全省16个市的全国经济排名全部提升,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主支撑和主引擎。

有智库梳理发现,2010-2021年间,中国经济排名上升最快的十个城市,安徽就占3个,分别为滁州、阜阳和芜湖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规划建设治理中的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

安徽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今天,城市外延式扩张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从国家来看,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重大部署,为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安徽为何要聚焦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主题的原因。

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上,这些年安徽在民生领域取得很大成效,但对标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教育、医疗还存在短板,特别是在人口基数大的皖北地区。

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就是要扩大优质资源供给,通过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上,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规划建设上重外延、轻内涵,发展方式粗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带来了很多问题。

由此,内涵式发展成为破题的关键,那什么是内涵式发展?

就是城市发展从过去的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更加注重城市更新,从过去外延扩张、大拆大建转向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增强活力上来;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让城市增长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土地等要素驱动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人的素质提升上来;

更加注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尤其是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城市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上,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找到交通拥堵、停车困难、城市慢行空间品质不优等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真正让城市功能品质匹配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上,可以增强城市对资源要素的集聚力、配置力,关键是做好城市“运营前置”,增强发展内生动能,实现城市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说完了安徽为何聚焦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主题,接下来,再来说说怎样理解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之间的内在逻辑。

合肥城市风光

02
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了想清说透干实这件事,安徽历经了两年多的调研和谋划。

早在2021年,在安徽蚌埠市举行“全省推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时,一些问题就已经萦绕在省政府一些负责同志的脑海中。

特别是相关部门针对皖北振兴形成59篇论文,使得这些问题逐渐明晰。其中一个关键是,皖北地区六市作为全省的欠发达地区、城市,是否将来都要发展成省内合肥、芜湖那样的大城市?

城市的功能、品质和活力从何而来,三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可以用什么概念将三者融会贯通起来?

本次推进会,给出了答案。

所谓城市功能,主要体现在服务于人的集聚、产业的集聚,提供各类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的能力。

这些功能,为一个城市的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耦合提供必要支持,从而提升配置效率,孕育新的组合和业态。

城市品质就是城市功能的优良程度和匹配程度。但并不是城市功能越全、越高端越好,重要的是要适配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城市活力是指通过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形成对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力、配置力。

只有把三者统筹起来,才能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概括起来说有六点。

第一,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核心在产业,有了产业就有就业,就有人口的集聚,这是城市最基础的功能。

第二,从集聚产业到集聚人口,关键要增强城市服务产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第三,城市功能是否完善,在于各种功能能否适配生产生活需要,这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品质。

第四,衡量城市功能品质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就是城市是否具有活力,也就是能否形成对各种要素资源的集聚力、配置力。

第五,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必须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聚焦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第六,城市发展必须走出高投入、高负债、规模扩张的老路,通过城市运营,走上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这六点是安徽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的基本逻辑

在此逻辑下,安徽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将把增强要素集聚力、配置力作为核心导向,紧紧抓住影响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和配置的关键变量,用活力和竞争力的目标来倒推城市功能如何完善、品质如何提高。

一个典型案例便是合肥。

2023年,合肥新增常住人口21.9万人、居全国首位;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突破35万人,新增进站博士后949人,集聚高层次人才1.9万人。

图片来源:江淮观察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合肥围绕“创新的天地”,全域构建科创空间,不断优化科技服务功能,持续打造良好的创新和产业生态,推动了各种要素的快速集聚,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同时,安徽将把人、产、城互促共进作为基本路径,坚持以人为核心、以产业为重点,将人、产、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谋划和推进;把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作为关键策略,全过程运用经营性理念,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不断提高各种要素资源互动增值、投资回报的能力,最终实现城市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那么,怎样以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引领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

03
内涵式发展之路怎样走?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一线城市的定位:

北京的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的定位——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深圳的定位——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发展定位,而不同的定位又会影响着城市资源配置、建设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这也揭示出,首先是明确发展定位,这是确定城市能否内涵式发展的“第一粒扣子”。

如何科学确定城市定位,最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人口规模、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条件,认真分析、精准确定城市发展的目标方向,所需的功能单元、功能要件以及相适应的资源要素等。

比如,浙江慈溪着眼“家电之都”、余姚专攻智能制造,综合实力都跻身了全国百强县市,正在成为特色鲜明的功能性节点城市。

安徽宁国聚焦打造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基地,孕育出中鼎等一批民营企业百强和8家上市公司。

安徽宁国

这充分说明,城市发展只要找到“以自己为原点的坐标”,瞄准定位、持久用力,都能大有作为。

其次,突出运营前置,系统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什么是运营前置?就是城市建设发展从策划、规划、设计开始,就要全过程树立经营的理念,并全流程一体化推进。

过去,一些地方在城市发展中往往是重建设、轻运维,顾头不顾尾,导致建设完成后很快就陷入难以为继的循环怪圈。

提升城市运营能力,就要破解此问题,以市场化机制优化城市资源和要素配置,推动形成内生增长动力。

第三,树立生态理念,着力强化城市产业发展功能。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产业功能是城市功能的“牛鼻子”,关键是要围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做强做大,注重提升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人才等要素资源集聚、配置水平,让城市内涵式发展落实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

一个城市要增强产业发展功能,首要是选准产业方向,沿着“龙头企业— 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发展路径,持之以恒做强做大。

比如在安庆市的潜山源潭镇,坚持久久为功发展特色制刷产业,产业规模实现跃升,刷业规模国内第一,环卫刷、工业刷、民用刷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90%、70%、30%,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推进内涵式发展,就要围绕人的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特别是强化医疗、教育领域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供更多优质特色服务,满足城市创新创业者需求,聚焦群众对更安全、更便捷生活的需求,加强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第五,着眼科学统筹,有效提升城市投资效率。

建设城市,关键是要把城市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善于算大账、算全局账,算综合账、算长远账,力求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能办成事,通过科学运营推动城市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内涵式发展。

这就需要算好全生命周期综合平衡账,不只是单个更新项目的资金收支平衡,而是整个片区、不同片区之间甚至是整个城市的统筹平衡,是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维价值的动态平衡。

第六,畅通多元渠道,积极拓展社会资本参与空间。

在当前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拓展社会资本参与空间,充分调动央企国企、民企、平台公司、金融机构等社会主体参与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安徽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绝不是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所有项目都要算好资金来源账、投入产出账,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最后是“融圈进群”,积极拓宽城市开放格局。

在都市圈加速发展的大逻辑下,“融圈进群”越来越成为趋势。对于安徽来讲,安徽是唯一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国家战略覆盖的省份,每个市都要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国家战略中,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定位,积极打造分工合理、优势互 补、各具特色的功能节点城市。

“实施好这项重大行动,如同解多元多次方程,必须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为下好这盘“大棋”,安徽研究提出了一套工作推进机制,建立起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市县为主的推进机制,构建活力目标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创新场景引领、要素资源对接、优质功能导入等机制,久久为功,必有收获。

安徽的这盘“大棋”,正越发精彩。

指导:张道刚  王运宝
撰文:姚成二

-- END --

资料来源:安徽日报、安徽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值班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院士终身制,没了!2、官方通报:情况属实,问责!3、选调生已任镇长,回校演讲谈乡镇“主官”的艰难4、上海市政府最新人事任免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决策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