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生社区实践|将专业优势带入社区,以青春才干服务人民

广东学联 广东学联 2022-12-11

 编者按


广东共青团按照“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的部署,在南粤大地开展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全省各级团组织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动员组织大学生走进社区,带领广大青年学子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人民群众,期间涌现一批优秀典型项目,探索出了青年学子服务社区的新方法、新路径。



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团+青马工程”专项队伍连续6年前往对口帮扶的河源市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杏林‘村’暖·橘井‘生’香”实践团深入调研当地传统壮瑶医药文化,助力民族团结和发展;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非”同“驿”伴国际志愿服务队在粤非社区持续开展国际化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活动,均为大学生以“组织结对、就近就便”的常态化方式走进社区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写照。


华南农业大学结合“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办学特色组织开展一系列社区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农村(社区)、扎根基层,不断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今年7月,“博士团+青马工程”专项队伍前往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开展产业调研、技术推广、“第一书记助理”、红色革命遗迹挖掘、防返贫监测等工作,这是华农连续6年前往对口帮扶的河源市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6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共组织91支队伍,800余名师生参与了组织结对当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累计服务群众达1500人次。

 //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 // 


7月11日,“华农‘青马工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在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人才驿站”挂牌落户,以义合镇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为依托,开展“青马工程”培训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为当地输送优质人才资源。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看望项目团队师生


▲在义合镇“人才驿站”挂牌“‘青马工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 发挥农科优势,解决实际困难 // 


查检农产作物。博士团和“青马班”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一道,深入河源市各社区、田间地头、茶园果园、农企生产一线,实地调研当地农经作物生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发挥专业特长,就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绿色防控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解决实际问题。

▲博士团成员对当地农户进行指导


减少灾害损失。受台风“暹芭”外围环流影响,义合镇遭遇强降雨天气导致河水暴涨,部分地势较为低洼的农田成为一片汪洋,大片的水稻、葛根等都被水淹没。为做好抢收减灾工作,团队成员迅速参与抢收工作,同时,指导农户排水、采取补救措施。而在超阳村,大片柚子树因连续暴雨导致开花率和挂果率底下,团队实地调研并给出抢救建议,尽可能降低农业生产损失。


▲实践团队成员指导当地农民减轻受灾水稻损失


 // 传承红色基因,感受伟大成就 // 

暑假期间,华南农业大学共超过500人学习参观家乡的红色基地,并在当地社区开展红色宣讲活动,从学习历史中传承红色精神。“青马班”团队先后赴河源市下屯村阮啸仙故居、闻啸轩学堂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走访、参观旧址、寻访老红军和查找文献档案等方式,扎实做好家乡红色史实梳理,形成17000余字的史料,共同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团队成员探访老红军

 // 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发展 //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监测农户家庭中存在的返贫或致贫风险,团队成员同村干部“兵分多路”串门入户,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开展防返贫监测、防溺水宣传教育。团队成员耐心询问并详细记录重点监控对象的家庭情况。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等,引导小孩子远离水域,及时告诉其家人防溺水知识并进行警示,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团队成员走访群众开展防返贫监测、防溺水宣传教育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杏林‘村’暖·橘井‘生’香”实践团以广东药科大学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实行“3+1”结对帮扶为基础,积极促进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探索民族自治发展路径,调研当地传统壮瑶医药文化,实现了与民族地区的交流交融。目前,实践团已发布多篇宣传推文和视频,并被学习强国、中青网、爱连山等平台转发。


 // 探索魅力壮乡瑶寨,传承非遗文化 // 

8月16日至8月19日,团队将继承区域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壮族瑶族地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多个场所,了解当地医药发展、文化传承等情况。走访的过程中,壮族瑶族的语言与传统服饰无不令大家印象深刻,永联村主任热情地为大家高唱壮瑶山歌,悦耳动听。实践团成员自主制作视频上传网络平台以宣传本次活动,这也更加吸引了人们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村民向团队展示壮瑶族服饰


团队成员前往壮瑶宝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调研。该公司以少数民族和原生态为特色,充分利用本土山苍子的资源优势,以开发壮医瑶药、健康枕品、民族手工艺品为发展方向,把山苍子做成地方可持续的产业链,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团队一行人体验山苍子手锤技艺的过程中,创始人为学生们讲解如何利用连山山苍子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几年来如何致力于山苍子“可用,可药,可食,可妆”的全产业链发展。同时,实践团向企业提出了山苍子精油工艺改良的建议,希望能够利用专业技术知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兴起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科技扶贫。


▲实践团向企业创始人了解连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情况


 // 青春向党记于心,民族团结鉴于行 // 

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在走访中,团队成员捐赠校内收集的图书、宣传药用植物价值、科普药物不良反应、捐赠防疫香囊和降火凉茶、于壮乡瑶寨家中开展“住家式”活动等,与当地村民共同品风俗、做美食、叙团结,进一步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在前往连山前,团队在学校设立爱心图书角,为连山百姓积极开展图书募捐活动。


▲图书馆捐赠合影


 // 直播助力非遗手作,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 

在了解完当地山苍子产业发展情况后,团队成员于山苍子种植基地、山苍子手锤制作车间以及山苍子非遗文化展馆进行两场淘宝直播,通过电商带货新模式宣传并销售山苍子精油以及山苍子相关文创产品。团队成员展现山苍子晾晒过程、山苍子手锤制作过程以及展品的使用说明,不仅有利于减少顾客疑虑,更有利于增加流量并提高销售率。直播60分钟累计售出“非常好物”超30单,消费金额达5580元。在此次网络公益助农直播带货活动结束后,实践团还将联手壮瑶宝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邀请不同短视频的头部达人参与甄选“壮乡瑶寨好物”,讲好不同的乡村故事。

▲实践团直播助力壮瑶宝公司


实践团成员与壮瑶宝企业创始人合影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非”同“驿”伴国际志愿服务队成立于 2020 年,创设“文化+技能”的“双螺旋”国际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依托校地资源,提供“社区融入性服务+技能发展性服务”的“双轨”服务路径,构建“适应性文化活动+社区大学堂”的“双空间”,为粤非社区持续开展国际化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活动。团队成员国际化特色显著,3 年来共吸纳 31 个亚非拉国家留学生加入,目前共包含中外志愿者 250 名,累计提供超过 50000个小时的精准化、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累计面向 17 个在粤非籍代表性社区提供专项培训 80 场,覆盖人数超15000人。


▲“非”同“驿”伴国际志愿服务队走进钟落潭镇米岗村红岗工社参与文化体验交流活动,有利于非籍友人了解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认同感,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 精准分析,创新服务 // 


团队成员现包括中国学生及来自亚非拉地区多国的在校留学生,历经3年的成长,逐步涵盖喀麦隆、几内亚、刚果金、尼日利亚等多个非洲国家。团队目前可提供英、法、葡、意、西等多语种服务,工作亮点丰富:

(1)服务理念创新。以中非共助为志愿起点,秉持中非友好观念,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2)服务模式创新。以“志愿+专业”双轨模式,联动商贸专业和社工专业,保障服务的持续性和专业性,提高服务的精准性。

(3)资源整合创新。搭建非籍社区服务园地,构建“学校-社区-企业”多元参与服务模式,为非籍居民提供社区融入、技能提升服务。


‍▲留学生队伍走进广州市白云区金湖社区,参与社区中华文化传统月之书法学习。


 // 服务质量,社会认可 // 


团队以社区为原点,与同和街道金湖社区试点创建广东省首个“外籍友人青年志愿服务站”,以中外志愿者为桥梁,精准对接社区内集中接受健康服务管理的外籍人士,提供包括防疫知识科普、物资采购配送、生活垃圾处理、书籍赠送、心理援助等全方位志愿服务。志愿工作多次得到团省委、广州市外事办等的高度评价;相关工作受到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学习强国平台、广东电视台、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


▲2020年5月6日,我校留学生志愿者代表获邀参与广州市外籍志愿者交流会。广州外事办主任为优秀外籍志愿者代表授予“广州市友好使者”称号。


 // 社会服务,贵在坚持 // 


针对在粤非籍居民对国内政策不理解的难处,团队自主编印双语宣传手册(《广州防疫政策知多少》《广州出入境办理指南》《广州社区服务指南》)3 册,印制派发1800 余本,并创建“非同驿伴机电国际志愿服务队”公众号,及时宣发包含广州市卫健委、广州市出入境管理局的双语政策法规常识 80 余条,针对在粤非籍居民社区支持网络薄弱的难点,团队以社区为园地,共建1个外籍友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1个外籍人士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编印双语志愿服务操作手册 3 套 12 本,累计发放 500 余本,形成了良好品牌示范效应。


▲留学生志愿者 史鹏飞 (喀麦隆)在广州市白云区白山社区参与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


响应时代号召,讲好中国故事,关注乡村振兴。留学生志愿者团队在实地调研果农市场痛点的基础上,以“三农”政策宣讲帮扶果农读懂政策,以电子商贸技巧助力乡村农业增值,以校地共建打造“一村一品”品牌项目,逐步实施地区性乡村农业产品增值的“三步走战略”。运用派发助农政策手册、走访供销社、农产品直播等形式,为钟落潭镇人民群众办实事,用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8月,留学生志愿者 科蒙(尼日利亚)在广州市钟落潭镇龙岗村果度农场参与“浓情乡约,爱心助农”的直播活动。


编辑:卢乐恒、黄文婧、张颖慧

责编:林巧婷、邓柏芝

初审:李秉寰

复审:陈宇鹏、高源

终审:饶玲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

① | 开学了!青年大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精神

② | @青,大学生活费每月多少才合适?

③ | 开学季 | 快来解锁学联君与青相伴的那些瞬间🤗

④ | 睡不着听ASMR,听ASMR睡不着…

⑤ | 77年了!这一天,每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

⑥ | 展翅计划·实习心得丨参与政务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