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鄂东大武汉 鄂西大自然

CNG 中国国家地理 2019-08-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湖北在哪?在我国的中心区域。


湖北在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华东平原以西,四川盆地以东,地形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间的衔接之地,是沟通了东西南北的“大通道”。


秦岭、大别山同属于秦岭造山带,本应该连成一条阻隔南北的巨大山系,但造山带中部发生了断裂,被风化侵蚀出了一条通道,这样从华北平原经南襄盆地便能顺利到达南方,也就是从北京一路就能通向两广地区。东西通道更是一目了然,长江切开了黄陵背斜,给四川盆地提供了出口,滚滚长江水在突破三峡地区后趋于和缓,长江航道逐渐开阔,一路畅通直达东海。


湖北就是如此重要的“大通道”。


更多精彩

尽在《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刊 湖北专辑(上)

卷首语

湖北随想录

撰文/单之蔷


武汉在我的眼中是一个海洋城市


说起武汉,人们首先会想到一个词语:“九省通衢”。意即武汉位居中心,四通八达。武汉的西北方向通过汉江及其支流,可以和甘肃、陕西、河南联系起来。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水量充沛,在古时候是运输的大通道。在南侧,武汉又可以通过洞庭湖及湘江与湖南及岭南的广东、广西沟通。此外,长江从武汉穿过,通过长江西联巴蜀,东接吴越。


其实在我看来,武汉所有的通道中,最重要的是朝东的通道,就是沿着长江走向大海的这个通道。因为通向九省的大道,毕竟还是在一国之内,路尽而止;而沿着长江向东的这条通道却能把武汉引向世界,引向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这是永无终点、无限自由、360度全方位畅行的大道。


提起武汉,你会想起什么?是“九省通衢”的优越区位条件,是直通东海、水利条件极佳的长江航道,是长江、汉江交汇塑造出的“百湖之城”,还是南北交融带来的独特饮食文化?有人试图用“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来概括武汉之美,从这张图上可见一二,武昌、汉阳、汉口三镇从左到右列于眼前,长江、汉江穿插其间,“四桥”中的长江大桥与汉江晴川桥就在最前方。实际上武汉的魅力并不止于美景,一定要亲自走一趟才能体验到这座城市的个性。摄影/肖森炜


清江画廊:喀斯特地区哪条江不是画廊?


其实鄂西南的喀斯特不亚于广西、贵州、云南。由于鄂西南属于湖北的一个角,那又是一个很偏僻的角,过去没有方便的公路、铁路通向那里,所以那里的喀斯特美景一直深藏着。但是今天不同了,高铁和高速公路已经到达那里,鄂西的喀斯特已经不是秘密了。


记得好像是198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喀斯特的权威学者张寿越先生给我讲利川的腾龙洞:有一次,他们在腾龙洞考察,刚走一段,就听到身后一阵喧腾,回头一看,一道瀑布从洞顶倾斜而下……他们的回路已断,后来又过了大约十几个小时,这道瀑布才钻入地下消失了。就是那次,他们探明了腾龙洞长达40多公里。


腾龙洞有两个洞口,上方的旱洞是清江故道,随着河流溯源侵蚀,清江逐渐下切,跌入下方的水洞,近百亿立方米的清江水奔涌着潜入地下,当地人用“卧龙吞江”来形容水洞的奇景,可以说是分外贴切了。旱洞脱离清江并不久,遇上洪水年份仍然有可能被淹没,因此其他喀斯特溶洞中常见的石钟乳还没有生长起来,更显得洞腔空阔。旱洞不仅体积巨大,造型也有自己的风格,从旱洞洞口看进去,长且顺直的洞腔保持了完美的梯形截面,这是由于此段喀斯特岩层几乎是完全水平的,流水剥蚀的时候,喀斯特岩层沿水平裂隙整体剥落,最终造就了这么方方正正的洞腔。摄影/王宁

武汉能成为中国的“早餐之都”吗? 

PK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 重庆 苏州 天津 杭州

撰文/高小蛮  摄影/原丽阳 等


清晨7点,长江上的渡轮来来往往,江汉关的钟声飘荡在汉口的上空。只要早餐如常,对于武汉人来说,世界仍是那个世界,一切如旧。汉江和长江,像切蛋糕一样把武汉分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其中汉口商贾繁盛、有租界历史,早餐名店分布最为密集。隔江而居的人们,周末宁愿耗费往返1个小时的时光,穿越长江隧道,去汉口吃一顿让自己满意的早餐。


在汉口老城区胜利街与合作路的交叉街角,有一座半弧形的红砖斑驳旧楼,外墙上书“武汉市土产批发部”,下挂“三镇民生甜食馆”的红色招牌,被油烟熏得“包浆浓厚”的门牌前,人车交织,拥挤嘈杂如春运……一顺墙大锅小灶里蒸炸食物的香气,缓缓流淌到街上,勾动着路人的饥肠。


“过早”是武汉人对吃早餐的俗称。武汉地处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历史上码头文化兴盛,人们要抓紧时间赶到集市,形成在外“过早”的习惯,并延续至今。清晨,每家早餐铺前都能看到人车交织、拥挤嘈杂的景象。刚到武汉的外地人,大多会被武汉人吃早餐的阵仗震惊到,一条街上摆满各种早点摊子,每个摊子前都围满了食客。

竞争第五城

武汉究竟有哪些优势?

撰文/王晓娟 刘斌  摄影/常克永 等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地位牢固,大家基本都认可,但“第五城”的争夺却日趋激烈。每一个人心目中,可能都有一座自己的“第五城”。本刊作者将从地理学的视角,来审视武汉在中国众多城市中的独特资源优势。相信大家在了解了武汉的底蕴和优势后,自然会做出判断:这座城市是不是我心目中的“第五城”?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站在蛇山眺望,可以看到汉江汇入长江的雄浑壮阔以及武汉三镇林立的高楼大厦。早在明、清时期,武汉三镇之一的汉口就已迎来城市发展的鼎盛阶段,曾长期跻身中国一线城市的行列,并为自己赢得了“大武汉”的称誉。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中部的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进,武汉这座华中大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再次迎来城市复兴的良机。摄影/周志浩

汉正街

演绎老武汉五百年商业江湖

撰文/李仲 方三勤


“紧走慢走,三天走不出大汉口;紧说慢说,三天说不完汉正街。”汉正街被誉为“汉派”商业文化的浓缩之地。500多年前,商业重镇汉口从这里开始萌芽;40年前,汉正街又以市场经济试验田和风向标的身份,获得了全中国的关注和热议。这个古老的街区,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汉正街是一条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老街,也是汉口历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这一片街巷纵横交错,被誉为武汉商根之所在,驻守在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古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的盛景。图为改革开放初期的汉正街,多年的商业冰封后,这里重新恢复了人潮汹涌、商家遍地、挑夫穿梭的热闹场景。摄影/蒋铎

鄂西南

有多少喀斯特奇观藏匿其中

撰文/税晓洁


鄂西南,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是四川盆地与江汉平原之间万山阻隔、峡谷纵横的“绝境”;从历史文化上看,这里是夹在荆楚和巴蜀两大古文化圈之间的“蛮夷之地”。长期以来因为交通不便、关注度不高,使得人们对其了解不多。实际上,这里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强烈的地区之一,鄂西南的10个县(市)全部为岩溶县(市),喀斯特地貌面积约18157平方公里。在这里,隐匿着峰林峰丛、峡谷绝壁、溶洞暗河等无数精彩绝伦的喀斯特奇观。


所谓峰丛,是指基部相连而顶部林立的喀斯特山峰,山峰多呈圆锥状或尖锥状。在我国,峰丛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西部和西北部以及云贵高原的边缘部分。但你是否知道,在湖北西南部也隐匿着一处处鲜为人知的峰丛地貌。照片中展示的是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境内的峰丛地貌,在利川盆地中,馒头状的峰丛星罗棋布,山下阡陌纵横,山上林木葱茏,一派秀丽宜人的田园风光。摄影/陈卓

神农架  

群山万壑间的生命秘境

撰文/税晓洁   摄影/李群 等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平原与西部秦巴山脉的交错区,海拔3106.2米的主峰神农顶有“华中屋脊”之称。多年来,神农尝百草的神话、野人的传说萦绕着这片神秘的山林。而拨开神话传说的迷雾之后,在群山云海环抱之间的神农架,为人们呈现的则是一个真实的、深藏于群山万壑之间的生命秘境。


身披金色长毛的川金丝猴是神农架当之无愧的明星物种,作为我国川金丝猴的重要栖息地之一,“神农架”这个名字已然和这些迷人的灵长类动物密不可分。摄影/李群



- 更多精彩 -


《年轻人为什么留武汉?》

《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汉口租界 西方商业文明在中国内陆的萌芽》

《武汉港 它让内陆湖北“面朝大海”》

《武当山 天下名山是怎样炼成的?》



就先透露这么多内容吧~

购买本期《中国国家地理》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