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影像 ┊ 硗碛藏乡的十年变迁(一)

郭思宇 乡村之眼
2024-09-07

       宝兴县的硗碛藏族乡,是离成都最近的藏乡,这里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周边社区。近十年来,水电开发和政府推广旅游彻底改变了这里延续千年的传统农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乡村之眼”公益影像活动在这里开展已有四年时间,积累了许多由本土乡村摄影师拍摄的珍贵影像资料。


       杨涛,报社记者,2003年第一次来到硗碛,开始用影像持续关注硗碛的生态和人们的生活,至今已有12年,并与这里的阿泰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代强,就职于雅安市博物馆,摄影爱好者,2003年因为硗碛水库的修建来到这里进行考古工作,记录了许多当时珍贵的影像资料。两位摄影师,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和方式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硗碛记忆。


       现在,他们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各自眼中硗碛藏寨的故事。


▲ 阡陌、溪水、人家,曾经如世外桃源般安宁的场景,如今已经很难找了,只存在于记忆和照片中了。
摄影:代强(摄于2003年)

嘉绒藏族

       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着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六条由北流向南的大河,六条大河之间是数条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地理上这片区域被称为“横断山区”。以藏族、彝族为代表的众多民族沿这些河谷地区生活和迁徙,人类学者费孝通先生又将这一带称为“藏彝走廊”。在这条走廊带的最东缘,生活着嘉绒人这个藏族支系,学术界普遍认为他们的主体是古代氐羌部落的一支,3000多年以前生活在现在青海东部的河湟流域,后来逐渐南迁到横断山区。从字面上看,“嘉”的意思是靠近汉地的地区,“绒”的意思是河谷,“嘉绒人”就是居住在靠近汉地河谷地区的人。位于这个区域夹金山深处的四川省宝兴县硗碛乡的村民们,就是嘉绒人的一支,自称“绒巴”。“绒”的意思是河谷农区,“巴”就是人。


       而现今夹金山脚的硗碛一带,春秋战国时为青衣羌国所在地,居民为青衣羌人。到了秦汉时期,氐羌人、汉人等其他民族陆续移居宝兴,中央政府设青衣县,这里由蜀郡管辖。从现在出土的文物和文献来看,也是在这一时期,宝兴西河、东河一带就开始出现汉族风格式样,内壁刻有牦牛等放牧生活的墓葬。同时,由于汉人的进入,这里开始受临近汉地传来的“五斗米教”(道教的源头之一,由张陵于东汉年间创立于四川鹤鸣山)影响,普遍信仰道教。到了唐宋,这里为羁縻州地,隶属雅州都督府。这个时期的吐蕃势力强大,吐蕃部落东侵,大量来自卫藏地区的吐蕃移民迁入,与当地土著融合,也把他们的文化逐渐带到了这里,形成具有共同文化特性的区域。这时期的硗碛主要信仰西藏原始宗教——苯教。元朝末年这里开始被称为“董卜”,隶属吐蕃宣慰司,藏传佛教开始进入。明朝时期,土司统治制度开始出现,永乐年间中央政府在包括硗碛在内的宝兴一带设董卜韩胡土司,辖地主要在今青衣江上游,属于嘉绒十八土司之一。


       从这个时候开始,硗碛乃至整个宝兴的历史记载内容都围绕董卜韩胡土司展开,硗碛地区的历史发展开始紧密地与土司相联系。清朝乾隆年间,现今宝兴一带更名为木坪(又作“穆坪”),在这个时期,藏传佛教开始传到这里,佛教逐渐在硗碛扎下根。目前硗碛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藏名“曲科绕杰林”,汉译为“永寿寺”,属格鲁派)就建立于清朝康熙年间。


       如今,时过境迁,当年称雄一方的木坪(穆坪)董卜韩胡土司早已为历史的洪流湮没。民国时期宝兴建县时(1929年前后),土司时代的遗物就已残存无几。当年土司辖境多已不见往日风貌,惟余宝兴北部的硗碛乡犹可窥见当年土司辖地内的人文风情。


▲ 2003年,挖掘机的出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这是在修建水库的绕坝公路。摄影:代强

       因此,从文化上看,由于硗碛东邻藏彝走廊,在走廊内部是与成都平原文化接触较早,关系最为密切的区域。同时硗碛位于古道灵关道北段,又承担着走廊内沟通南北文化来往的通道功能。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硗碛的文化一直处于多元化和动态发展中。


       “硗碛”,当地人的读法是“摇机”,是嘉绒藏语“yongji”的音译,本意是又平又宽物产丰富的地方。但在官方形成汉文书面名字的时候是从字典里找到的两个单列字,意思分别是“土地坚硬不肥沃”和“不生草木的砂石地”,和原意完全相反。从命名来看,官方视野中,这是一片贫瘠所在,而民间视野中却是物产丰富的家园。硗碛藏族乡现在是四川省宝兴县唯一的民族乡,人口5000多人,分散居住在888.9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到3000米之间的山林中。藏族村民占95%,属嘉绒藏族,无文字、大多数人懂汉语。


▲ 2004年10月12日,正在修建中的大坝与即将被淹没的硗碛古镇。

摄影:杨涛


被淹没的硗碛古镇

“一年又一年过去,总听见刀斧砍伐最美丽的树木的声音。中国本已残缺不全的原始森林,遭破坏的速度快得令人遗憾。树砍了就再也不能恢复原貌。大批的灌木和其他必须在大树树荫下生存的植物,都会随着大树一块儿消失;还有所有不分大小,需要森林才能生存、延续物种生命的动物……


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的宇宙神妙,因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追逐物欲而变得单调无聊。不久,马和猪、小麦和马铃薯,就要取代林中成千上万的生命——上帝造来跟我们共同生活的动植物。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却消灭它们,残暴的使它们无法生存……难道说造物者在地上创造那么多样化的生命体,每个都有独特的优点,它们本身都那么完美,只不过是为了让它的杰作——人类,把它们永远毁灭?


                                        ——《最后的熊猫》,乔治·夏勒
 

       这段原话出自十九世纪在穆坪(现四川省宝兴县)邓池沟发现大熊猫、川金丝猴和珙桐(中国鸽子树)的大卫神父。这位1862年以神职人员身份来到中国的博物学家,12年间在中国发现了200多个种类的动物,其中63个种当时不为动物学家所知,并且发现了807种鸟,其中65种以前未被描述过。这些物种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作为神父时期他在穆坪发现的。


       144年后的2006年7月,宝兴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世界自然遗产的身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世界人民共有的遗产。


▲ 2011年的泽根村头道桥居民搬迁点,近处的水泥路就是新修的绕坝公路。摄影:郭思宇

       2002年,当我第一次到硗碛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小桥流水、山道田园的景象。一座座藏房和一棵棵古树散落在山花田野中,每家房前屋后都是自家的耕地和小花园。相比夹金山北部大小金川地区的干热河谷,这个距成都最近的藏乡气候湿润,又比东部的汉族平原地区有更多的阳光,犹如一片世外桃源。硗碛老场镇坐落在由五条山沟汇集的河谷底,被称为“五龙汇集之处”,这里是羌江(俗称青衣江)的源头。想必当年那支氐羌部落在翻越了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来到这块风水宝地的时候,一定也被眼前这块山谷坝子相间的风水宝地所吸引而留了下来,这便是“硗碛”地名的由来(“硗碛”是嘉绒藏语“yongji”的音译,本意是又平又宽物产丰富的地方)。


       那一年,水电公司还没有进入这里。


(上图)正在修建绕坝公路的头道桥,山体已经被挖掘机挖开,摄于2007年6月3日。摄影:杨涛
(下图)水库丰水期的头道桥,部分植被已经恢复,但在河谷更深的地方还在修建小型水电站,因此更高的山上仍然在继续修路,摄于2014年10月26日。摄影:郭思宇

       2007年我第二次来到硗碛时,一座123米高的大坝已经矗立起来了,电站开始蓄水,但是环湖公路还没有修好,一路的尘土和颠簸让太阳落山时分翻越夹金山到达这里的我吃尽了苦头。记忆中那些漫山遍野盛开着灿烂荞麦花的田野,那个满是木板房黑瓦顶的古镇已经淹没在了百米深的水底。


       当我第三次来这里,时间来到了2011年,水泥路面的环湖公路已经铺好,电站开始发电,移民搬迁的村民们已经住进了新修的砖房。这个氐羌人和吐蕃人融合的族群,在短短10年间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超过了过去两千多年的总和。


▲ 2003年5月16日从雅尔撒看硗碛老场镇。摄影:代强
▲ 2014年4月29日,水库枯水期从雅尔撒看曾经老场镇的方向,是裸露出来的曾经的耕地。摄影:郭思宇

       现在,这里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信息时代每天如浪潮般涌入的各种信息,也再一次对他们历经多次变化的精神信仰形成冲击。在硗碛,很多当地人由于失去土地得到了一次性的补偿,我看到他们搬进了新修的明亮宽敞的大房子,早于雅安其它很多乡村用上了宽带互联网,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着新讯息;看到他们大多买了自家的汽车,很多人放下锄头开着车外出谈生意、卖牦牛、卖山货;看到了由于水库修建,各个原本相连的村寨现在可能需要绕一大圈才能串门相聚,原本热闹的老场镇由于搬迁到远离其它村落的一片高地而变得冷清了起来;我也看到了他们在失去过去数千年来依赖的土地后要养家过日子的迷茫与焦虑。


       两千多年前由于气候变化,以农耕为主的氐羌人开始南迁。现在,再度失去土地的硗碛人将如何面对这一变迁呢?



待续



 


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


「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公益机构,成立于2015年5月,其前身为「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乡村之眼公益影像行动计划(简称“乡村之眼”)项目,其核心工作方式为,与西部乡村社区伙伴合作,以影像记录的方式,启蒙和培养在地生态保护的文化传承力量,促进西部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东西部的平等对话。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欢迎转载    

 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村之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